氟硅酸钠简介: 1.性状:无色六方结晶

作者:云南展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17年11月2日  浏览:764 次

    氟硅酸钠简介:
    1.性状:无色六方结晶。无臭无味。有吸潮性。2.密度(g/mL,25/4℃):未确定3.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2.6794.熔点(ºC):未确定5.沸点(ºC,常压
    6.沸点(ºC,5.2kPa):未确定7.折射率:未确定8.闪点(ºC):未确定9.比旋光度(º):未确定10.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11.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12.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13.燃烧热(KJ/mol):未确定14.临界温度(ºC):未确定15.临界压力(KPa):未确定16.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17.爆炸上限(%,V/V):未确定18.爆炸下限(%,V/V):未确定19.溶解性:不溶于醇,可溶于乙醚等溶剂中。在酸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冷水溶液呈中性,热水溶液呈碱性
    合成方法
    1.过磷酸钙副产法由磷矿粉和硫酸反应生产过磷酸钙或萃取磷酸时逸出的含氟废气,用水吸收四氟化硅使成氟硅酸。当氟硅酸溶液的浓度达8%~10%时,静止澄清,除去杂质,澄清的氟硅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钠(过量约25%)反应,生成氟硅酸钠,经离心分离、洗涤、300℃以下温度下进行气流干燥,再经粉碎,制得氟硅酸钠成品。其反应式如下:2.采用过磷酸钙副产法。将过磷酸钙(或萃取磷酸)生产过程中的含氟废气用水吸收,再与氯化钠反应而得。3.在试剂碳酸钠水溶液中,分次少量加入理论量的氟硅酸水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静置过滤,离心甩干,于120℃下干燥即可。4.过磷酸钙副产法 由磷矿粉和硫酸反应生产过磷酸钙或萃取磷酸时逸出的含氟废气,用水吸收四氟化硅使成氟硅酸。当氟硅酸溶液的含量达8%~10%时,静置澄清,除去杂质,澄清的氟硅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钠(过量约25%)反应,生成氟硅酸钠,经离心分离、洗涤、300℃以下温度下进行气流干燥,再经粉碎,制得氟硅酸钠成品。其反应式如下:5.将含二氧化硅4.6%和Na2SiH620.5%的氟硅酸用过量10%~20%化学计量的硫酸钠27%溶液处理,在硅酸溶胶中得到氟硅酸钠悬浮体。再在152~202.7kPa的压力下水力分离。副产物母液用干燥碳酸钠按8.8~9.3质量份/100质量份母液的比率中和副产母液,用86%~95%化学计量的硫酸钠处理氟硅酸,得到含78.5%~80.5%Na2SiH6的浆液。6.硫酸分解萤石矿生产氟硅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1.用作玻璃和搪瓷乳白剂、助熔剂、农业杀虫剂、而酸水泥的吸湿剂、凝固剂和某些塑料的填料。也用于木材防腐、制药及饮用水的氟化处理。2.熔融分解硅酸盐。铍和铝的合金。陶瓷器的釉料。制造乳白玻璃。羊毛制品防蛀和木材防腐。用作玻璃和搪瓷的乳白剂、助熔剂,木材防腐剂,农业杀虫剂,耐酸水泥的吸湿剂。天然乳胶制品中用作凝固剂,电镀锌、镍、铁三元镀层中用作添加剂,还用作塑料填充剂。此外,还用于制药和饮用水的氟化处理,及制造人造冰晶石和氟化钠。3.混凝土外加剂中用作缓凝剂。还可用作玻璃和陶瓷的乳白剂、助熔剂,木材防腐剂,农业杀虫剂,耐酸水泥的吸湿剂。天然乳胶制品中用作凝固剂,电镀锌、镍、铁三元镀层中用作添加剂,还可用作塑料填充剂。此外,还可用于制药和应用水的氟化处理,及制造人造冰晶石和氟化钠。4.用作化学分析试剂,农业杀虫剂、杀菌剂、防腐剂。也可用于搪瓷工业,制乳白玻璃。5.氟硅酸钠可用于铝及合金的哑光处理,也可用作铝及合金钝化处理液的添加剂,以改善其钝化效
    系统编号
    急性毒性:小鼠口经LC50:70mg/kg;大鼠LD50:125mg/kg.本品有毒,对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误经口中毒者,会出现剧烈的胃肠道损害症状。致死量为0.4~4g。
    计算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2、氢键供体数量:03、氢键受体数量:7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5、互变异构体数量: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7、重原子数量:98、表面电荷:09、复杂度:62.710、同位素原子数量:0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5、共价键单元数量:3
    生态数据
    通常对水体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将未稀释或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性质稳定
    1.常温常压下稳定
    避免的物料:水分/潮湿 氧化物。溶于乙醚等溶剂中,不溶于醇。在酸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在碱液中分解,生成氟化物及二氧化硅。灼热(300℃上)后,分解成氟化钠和四氟化硅。有毒!
     
    2.氟硅酸钠在酸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在碱液中分解, 生成氟化物及二氧化硅。灼热(300℃以上) 后, 分解生成氟化钠和四氟化硅。有毒.
     
    3.本品有毒, 对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 误经口服中毒者, 会出现剧烈的胃肠道